多数人都觉得早晨很重要,我也很期待早晨的美好感觉。

我一般早上五点过起床,但是早晨的美好却不一定砸中我的脑袋。

有很长一段时间,我早上起来长跑,感觉很是不错,早上的美好感觉常常延绵一天。我一直以为美好是因为运动带来的生理奖赏,后面我发现原因或许并不是这样。

最近自由职业早上不用赶时间去上班,我发现我逐步不太喜欢早上跑步了,总是觉得时间被浪费了,想用来做自己的事情,比如写字或者其他的,感觉早上跑步很浪费——跑步、洗漱、早餐、饭困,时间到了九十点,阳光变得慵懒,声音变得嘈杂。跑步出勤也就不太稳定了。

但是,如果早上起床后就做自己的事情的感觉就不一样,会觉得很充实。毕竟沉浸四五个小时,才到平常上班的点,感觉白白赚了一天。

我突然明白,以前早上长跑后的美好感,不仅是因为生理的奖赏,还有一个原因收益的问题。因为上班的节奏让早晨的时间变得零碎,长跑带来精力的提升会让我感觉“边角料时间”再利用,收益感爆棚。但是,当时间是完全是自己的,跑步的收益就不足了。

于是,我把跑步挪到了比较困乏的时候,发现锻炼的正反馈又强烈了起来——不仅补充了精力,还觉得时间得到了更好地利用。跑步又开始变得规律了起来。

但是,我发现即使早上有了沉浸的几小时,那种强烈的早晨美好还是很偶然。有了跑步收益体验变化的经验,对于我而言产出是很重要的激励,希望早晨阳光结出果实。

而我早晨安排却不一定带来明显产出,比如有的时候我早晨是做信息分析或者是信息输入,产出不一定明显,即使它们很重要。因为,或许信息分析了半天,发现只是证伪了某件某个观点,收益的确有限。

所以,我开始逐步把早晨的时间,用来有结果的事情。对我而言就是写字,日记见闻或故事,这些感到轻松而体验厚重的事情。看着一个个文字的蹦出,早晨扎实的创造感油然而生。

这是我重新在体验的“一日之计在于晨”,让早晨的阳光结出果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