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设限的人生叙事
文|向开亮
当一个人认为自己要做“一个真实的男人”,那他就会不假装强硬,从而变得情感流畅坚定有力;当一个人认为自己要做“一个独立的女人”,她就会努力追求自我,追求如《致橡树》所描绘的那样有爱情:“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,作为树的形象与你并肩。”
这就是人生叙事,一个人用故事整合过去经历,形成自我认同,用来回答和指导“我是谁”,即使是无意识的,也会塑造我们的一言一行。
但是,我们很多人的人生叙事,会自我设限,让自己进入负循环。一个女人的人生叙事将自己设限为“为爱付出”,往往因丈夫的自我和孩子的叛逆,反而失去她倾注全部心血的家庭。一个男人的人生叙事若将自己设限为“出人头地”,往往会在西西弗斯式的证明自己中失去初心,变得虚伪和脆弱,反而不如那些专注于事的人所达成的成就和创造的价值。
自我设限的人生叙事为什么有这样的危害?原因很简单,只有释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坦诚地讲述自己,成为真实的自己,才能真正拥有力量。而自我设限的人生叙事压抑了内在能量,造成内心的伤害,就像被钢丝圈套住的树,因为养料被切断而慢慢凋零。
那么,如何去识别自己是否陷入自我限制的人生叙事?关键在于“知情意言”,因为人生叙事是通过故事整合过去的经历来形成自我认同,而这一整合的核心内容包括认知、情绪、意图和语言。因此,我们可以从“知情意言”的四个角度来判断自己是否陷入了自我设限的人生叙事中。
当我们的人生叙事在“知情意言”上出现以下四个现象时,就需要警惕自己的内在能量是否已经被压抑,成长被限制,甚至会随着自我设限的钢丝越来越收紧的时候,让生命失去光彩。
一、认知上的刻舟求剑:僵化地评价结果或错误地归因
关于自己结果的评价是很重要的认知,当评价自己的结果是一味好或坏的时候,我们的认知就会变得僵化。这就是自我设限,让我们无法在经历中获得真实反馈,带来成长。比如有人实际上不断在进步,但心理始终认为自己是“一个失败者”,无视成长和收获,能量越来越差。相应地,与过去的自己相比,表现越来越差,却不允许任何人质疑自己,只能变得封闭,无法容忍不同的声音。
如何改变?敏锐地评估结果。一个简单的方式是,与自己比较,设立几个客观指标,真实地看到自己哪里进步了、哪里退步了,避免画地为牢。
另外一个认知的自我设限是对结果错误归因,它让我们无法在经历中获得启发。最常见的认知设限是,总是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,例如,“我不幸福是因为父母干预了我的婚姻”、“我发展不好是因为原生家庭条件不佳”。而更隐蔽的错误归因是,过度指责自己,但是这些指责并非无法改变的原因,“我总是被骗,都是因为我太蠢了”、“我情绪不好,是因为我神经质太高”,看似在承担责任,实际上是找了背锅侠,无法真正成长。
如何改变?对结果的归因是可行的。一个简单的方式是,关注已经做对的事,这能激发我们的积极情绪;关注可以立即改进的事项,这有助于我们培养成长型心态。对于那些既不可知又不可改的事,不再讨论,因为无论是推诿还是争执都没有意义。
二、情绪上的如坠深渊:持续性的灰色情绪
有这样一类人,讲述自己故事的情绪就像凋零中的树,暮气沉沉。实际上,树木面对寒冷而凋零是一种自我保护且具有适应性的表现,例如一个人因遭遇创伤而变得悲观,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旨在通过减少行动来避免再次受伤。然而,如果树木在春夏秋冬四季都处于凋零状态,那么生命将无法绽放,陷入祥林嫂式的自怨自艾,这种自我设限的人生叙事会使个人愈发黯淡无光。
如何改变?让自己的情绪感知保持流动。一个简单的方式是,对于负面情绪,通过行动而非空想来应对,如聊天或写信;对于正面情绪,理解并利用它,推动自己向前迈进一步。情绪是能量,不否定不无视,让情绪给自己创造现实。
三、意图上南辕北辙:努力证明被爱或依赖关系而存在
当我们谈论人生意图时,那年为什么做出选择,这次为什么选择回避,意图南辕北辙的情况屡见不鲜,最为常见的自我设限意图是努力证明自己值得被爱。无论是孩子对父母,情人对伴侣,或者师友伙伴,很多人的人生叙事的意图充斥着“希望我的努力能让别人满意”的期待,满满地写着“我如此优秀你怎么不爱我”的困惑。在意图的拉扯中自我设限,既没有创造更大的事业,也处于失去关系的恐慌之中。
另外一种自我设限的意图是通过依赖来寻求存在感,例如,“孩子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”,“伴侣的开心就是自己的意义”。一旦失去自我,所有的爱都变成了绑架,既束缚了他人也限制了自己。
如何改变?保持对人生意图的单纯。为他人的成功而喜悦,为他人的失落而感伤,但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成为自己。成为自己的基础在于:真实对待自己,尊重自己的每一个感受;真诚对待他人,换位思考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
四、语言上支吾其词:混乱的讲述故事
有些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时,内容不一致、不连贯,显得很混乱,而混乱的讲述会导致自我认同的混乱,变得纠结。人生叙事不一致的背后,是有连自己都要隐瞒的秘密,因为要隐藏某些情节,编造自然不一致。如此伪装,带来的心力消耗可想而知。而且,如果一个人还未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叙事,也会显得不连贯。
如何改变?让自己的人生故事流畅。并不是说要对他人完全袒露自己,但是不要伪装,至少不要有连自己都隐瞒的秘密,自己的故事可以用流水账、用故事、用其他艺术形式讲出来,即使不告诉别人只讲给自己,对于自己也是一致而连贯的。
人生叙事充满力量,就像那些即使身处绝境也不放弃希望的生命一样,用这股力量创造了鼓舞世人的传奇。如果人生叙事陷入自我设限,内在能量便会被压抑,生命的光彩因而凋零。我们需要警惕自我设限的人生叙事,从认知、情绪、动力、语言四个方面进行觉察,不断地理解和改写自己的人生叙事,以释放内在能量,迎接自己所期待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