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见自己的旅程:记首届东木大会的演讲过程

东木大会的演讲是我第一次公开分享我的人生叙事,第一次让我故事中的自己与更多人见面。而东木大会这次演讲,也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的与自己相遇,这一趟发现之旅远远超越我的预期,可能我是最受益于我的演讲的人。

一月份,在入选演讲者名单的时候,我当时的思想都在准备“演讲”,想着什么内容让大家觉得有收获,想着怎么演讲让大家觉得精彩。我并没有意识到演讲于自己的意义。准备的第一篇演讲的题目是《活得具体》,想分享一个帮助了自己的理念转变,具体问题具体解决,最后觉得话题太小被放弃了。之后换为《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》,发给阳老师看了大纲之后直接评价“太说教”,也是如果我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事情,分享没有意义。阳老师建议我还是从我在写的书稿主题《人生叙事的力量》切入,我接受了这个建议,但没有想到这个我觉得已经很熟悉的话题对自己的意义。

二月份,我从深圳飞到北京准备演讲。记得我到北京那天刚刚下过大雪,飞机上看曾经追求过十年顶梁柱梦想的北京银装素裹,不禁打了个寒颤,赶紧用在深圳的春夏衣服一层叠一层组装了冬衣。我当时自己推翻重写了几遍大纲,觉得这次过稿后应该一周准备好,再一周演练就差不多了。结果,第二天在办公室集体过稿的时候,阳老师第一句话就是“错了”。我一脸错愕,我准备了这么久又错了?阳老师接下来的解释,回答了我的问题:太抽象了,用抽象的概念,遮盖了自己的人生。用人生发展咨询的话说,不要被语言掩盖实际感受,那才是真实的人生。为什么咨询中我会有意识引导来访者的要点,却在自己身上失效?

接下来,阳老师用三幕剧的方式,重讲了我的人生故事。听他讲完,顿时我有些热泪盈眶,他讲出我的感觉。中午与其他演讲者小叶和琬文聊起来,大家深深共鸣。我突然意识到,为什么我陷入了抽象的陷阱,“因为我在准备演讲”。我不是在准备一个演讲,而是借用这次演讲来相遇自己。我算是一个愿意袒露自我的人,成为人生发展咨询师更多了方法与契机,加上家庭内部深入的探讨也很多,我一直觉得自己对自己理解很系统很深入。但是,我当要真正讲出来的时候发现,对自己的理解那么的片段,那么的矛盾,可能就像上学时脑海一过觉得知识都学会了,但是要用起来或讲出来的时候才发现,知识的理解如此薄弱。

我发现将人生叙事讲出来,对自己的理解完全不同。比如,我和伴侣之间的关系,我们俩彼此熟悉,有很多共同经历,我们也常常袒露内心互相探讨,但是如何理解彼此的关系总有镜中之花的感觉。女生可能爱问男生,你爱我什么?以前我只能只言片语,说烦了就说“我爱你个大傻瓜”。这次因为准备演讲,系统的梳理自己的人生叙事,我和她从相似到互补到追求彼此成长的关系演变,清晰呈现在眼前。

做事情的关键是找对感觉,当感觉到演讲是遇见我的发现之旅的时候,准备东木大会的演讲变得沉浸。GAP阶段的我时间本身宽裕,我还拒绝了在京老友的聚会邀请,暂缓了冲刺书稿的写作计划,发现之旅让人期待。

三月初,我准备了新的一版。主持人狗霸找我过稿,虽然我讲得磕磕巴巴,但是我感受到她情绪的起伏,我想应该内容准备得差不多了。结果主持人第一句话是“我好想认识你媳妇”。我一脸懵懂,你认识她不想认识我吗?主持人说,感觉你的讲述的故事中,她比你精彩,似乎你在讲她的人生。我激灵了一下,意识到了一个问题,因为媳妇的行为风格是解决问题型的,达成的结果颇多,故事很容易讲,我无意识地弱化了自己人生过程中对内在的关注,毕竟这很难外化。而演讲放大地呈现了自己的日常行为模式,有意识地不谈及所关注的内在状态。虽然不要用语言掩盖实际感受,但是语言可以放大感受,正确地表达出自己有利于人生发展,否则将失去人生重点。因为这个觉察,我更如实地在这个遇见自己的演讲中,更深入地表达了自己。

新准备的版本,恰逢与咨询师陈果聚会,给她也再讲了一遍。陈果听完之后,问了我一个问题,你到底是如何转变的?那时的版本,我讲到自己三十岁时,因为换城失业导致的挫败感,以此作为自己转变的触因。陈果说,“三十岁过渡期”是一个普遍的现象,似乎大家都类似,为什么你的感觉如此强烈,还引发了转变。我给她讲了另外一个三十岁,也就是我十五岁父亲被害案件十五年之后我所面临的问题与冲突,它们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。当时的版本因为考虑这个话题的复杂性,所以选择了隐藏不讲。当听完整个来龙去脉,陈果理解了我转变的原因,她说人生叙事与虚构小说的确不同,关键环节如果隐藏,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现在样子的因果链条将断裂,将觉得很难理解。因为越发感觉到演讲对遇见自己的意义,最后我选择了如实呈现了核心环节。

补齐所有核心环节的时候,我给本次参与媒体宣传的咨询师鲸鱼分享了一次。在反馈了感受之后,鲸鱼对幻灯片视觉呈现给出了建议,她分享的要点我写了满满一页纸。其实,这次演讲开始,阳老师的建议就是,理顺大纲之后不要写逐字稿,而是直接打开自己的相册,找出与演讲最相关、最有感的图片……这个技巧不仅关于演讲,更重要的还是关于理解自己,通过具有实际感受的图片,能够更深入地链接自己的内心人生叙事,那些有感的更是真实的人生,而不是那些觉得对的。而鲸鱼将故事中的意象呈现为视觉的能力让我叹为观止,因为更好地找到视觉呈现,讲述更能表达我的内心。这一刻,我更感受到演讲对于一个人理解自己人生叙事“器以载道”的意义。

时间很快到了东木大会,我整个过程都是忐忑的。东木大会前一天,几位演讲者和阳老师一道从北京前往上海。这个时候演讲中关于人生叙事的力量中,冲突的力量的逻辑还没有理顺。我请教阳老师,他说没关系实在理不清楚就“一点二点三点”,反正讲自己的故事怎么都行。我给阳老师说,我估计要超时,阳老师说没关系我们时间很多,反正讲自己的故事怎么都行。后面打车去酒店,路上和其他演讲者聊起我忐忑的感受,小叶说任何人的故事讲出来,都有打动人的地方。所以,我也给自己安慰,反正讲自己故事,演讲前一天睡了九个多小时。

到了周六东木大会当天,早上彩排还是完全没有感觉,现场工作人员的说话,讲得过长的提醒,站姿站位的问题都让我在分神,磕磕绊绊的将逐字稿读完。负责组织幻灯片的咨询师凯艺说,你咋注释了这么多。当时想,按照彩排的感觉,我觉得我只有读完注释了事,我到演讲开始前半小时还在修改。下午演讲第一位演讲者是琬文,风趣稳定的演讲让我叹服。我是第二位演讲者,我坐在那里脑海闪过一个念头,我要搞笑了,阳老师过于乐观了。终于,轮到我上场,当看着满屋子的人,大家目光注视在我身上,我知道我能讲了,因为我的人生叙事有了听众,我就是讲给你们的。要发挥人生叙事的力量中的讲述的力量,就需要有听众。

当讲完,我内心一下变得平静,我对听众讲出了我自己。更重要的是,我对自己讲出了我自己,原来我是这样的。后面,我问第一次听这次演讲的媳妇的感受——整个准备过程有意瞒着她的——她第一个词说“牛X”,我也这么觉得,我不仅更理解了自己的人生叙事,还给自己的人生叙事增加了一个难忘细节。

讲出自己的人生叙事,是遇见自己的旅程。